Yoga Anatomy 2.pdf

  • Uploaded by: karin
  • 0
  • 0
  • January 2021
  • PDF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user and they confirmed that they have the permission to share it. If you are autho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book,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Report DMCA


Overview

Download & View Yoga Anatomy 2.pdf as PDF for free.

More details

  • Words: 3,818
  • Pages: 46
Loading documents preview...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 www.sdm.org.tw

基礎瑜伽解剖學(下)

基礎瑜伽解剖學(八)肌肉、肌腱、韌帶解剖學(二)肌腱與韌....................................... 54 基礎瑜伽解剖學(九)肌肉、肌腱、韌帶解剖學(三) ................................................... 57 基礎瑜伽解剖學(十)肌肉、肌腱、韌帶解剖學(四) ............................................... 64 基礎瑜伽解剖學(十一)肌肉、肌腱、韌帶解剖學(五)................................................71 基礎瑜伽解剖學(十二)神經系統 .................................................................... ...............81 基礎瑜伽解剖學(十三)內分泌與淋巴系統 ................................... ................................92

53

基礎瑜伽解剖學(八)

主講人:邱顯峰老師

肌肉、肌腱、韌帶解剖學(二)肌腱與韌帶 一、 肌腱與韌帶 1. 肌腱由膠原纖維束組成,主要功用是連結肌肉與骨骼,是肌肉的一種演化變形所產生。人體的結構 運動可藉由肌腱的強韌性,以獲得穩定。 2. 韌帶也是由強力的膠原纖維束所組成的。主要功用是連結骨骼與骨骼,對關節和連接的骨骼間有牢 固和支持作用,使得骨骼在運動中不至於錯位。此外,韌帶也可支持內臟和組織,以保持其穩定度。 韌帶根據不同的功能,有各種不同的型態,例如: 膝關節的十字韌帶是短而結實的,可確保膝關節 鉸鏈結構的穩定。骶髂韌帶是緻密且寬厚的,可限制骶髂關節的活動範圍。肩部韌帶是薄而細的帶 狀韌帶, 並與肩關節囊會合。 說明 肌肉肌腱和韌帶三者都可伸展延長,其伸展度以肌肉為最佳,肌腱次之,韌帶則最難伸展。一般運動 時是以伸展肌肉為主,肌腱為次,而盡量維持韌帶的穩定度,因為韌帶若過度伸展很容易造成骨架錯 位。不當的使用肌肉肌腱和韌帶都可能造成傷害。 導致肌肉肌腱和韌帶受傷的種類、部位和因素有很多,本文僅就不當的瑜伽鍛鍊所造成的傷害做簡述。 肌肉肌腱和韌帶受傷的種類和部位 常見的受傷有拉傷(又分完全和未完全斷裂) 、疼痛(又分急性和遲發性) 、發炎、抽筋(痙攣) 、腫脹、 肌筋膜和骨架、關節的錯位、肌腱炎或肌腱囊腫等。 1. 肌腱和韌帶常見的受傷部位有:頸椎、腰椎、肩膀、手肘、手腕、膝關節、踝關節、髖關節、薦髂 關節等部位的肌腱和韌帶。 2. 肌肉常見的受傷部位有: 由於不同派別所做的體位法差異性很大,因此受傷的部位也不盡相同,基本上只要是違反安全原則 的都可能會受傷。 肌肉肌腱和韌帶受傷的成因 1. 暖身不足 2. 沒有配合適當的呼吸 3. 超過安全臨界點(S.Z.S),過度拉扯 4. 瞬間拉力過大 5. 練習的時間過長,且休息不足而造成勞損 6. 練習時不夠專心,也缺乏練習時的覺察 7. 外力使然 8. 環境因素(如墊子等器材,溫濕度和風的因素等) 9. 個人體質因素 10. 宿疾誘發 11. 飲食和飲水不當 12. 忽略了反向姿勢(拮抗肌)的搭配 54

避免肌肉肌腱和韌帶受傷的方法 1. 針對成因做改善,例如配合適當的呼吸,不要瞬間用力過大。 2. 多向這方面的真正行家或老師學習。 肌肉肌腱和韌帶受傷的處治與治療 1. 請參考本部落格(博客)如何預防瑜伽運動傷害(一) 2. 把握 PRICE 的急救原則 P:Protection 保護患部, R:Rest 休息, I:Ice 冰敷 C:Compression 壓迫(固定患部,減少腫脹), E:Elevation 抬高患部(減 少腫脹) 3. 就醫 4. 戴護具 二、腱鞘囊腫( volar wrist ganglion ) 1. 腱鞘是什麼 腱 鞘 是 由 兩 層 結締組織所構成的長管以套在肌腱上。兩層膜之間有滑液,運動時可減 少 肌 腱 和 骨 之 間 的 摩擦,也可避免一些支持韌帶所阻礙,具有保護肌腱的作用。人體的 許多部 位 都 有 腱 鞘 , 如手腕、足踝關節處等。 2. 腱鞘囊腫是甚麼 腱鞘囊腫古名又稱「筋瘤」、「筋結」、「筋聚」,常好發於腕背部腕骨之間的韌帶或關節囊和腕 掌部橈側屈腕肌及長拇指張肌之間的腕摺下方,其次在踝前、足背等處也會發生。 其形成狀態有(1)關節囊或肌腱韌帶腱鞘所長出來的水瘤(2)關節周圍的滑液囊重覆發炎或慢性 發炎(3)肌腱韌帶或關節囊受傷沒有痊癒。 腱鞘囊腫的症狀在初期腫塊大小不定,外形呈半球狀或如碗豆,表面光滑,皮膚顏色不變,不粘黏 皮膚層,腫塊前後推之不動,左右推之可移動,但是會隨著手腕或踝趾的活動而在皮下滑動。初起質 地較軟,按壓有如小球囊樣,富有彈性,日久則會結成纖維性般的腫瘤。手部的腱鞘囊腫大都是良性 腫瘤,多發於青年和中年人,女性多於男性(比例約為 3:1)。腱鞘囊腫的初期大多不會痛,只有在 出力或活動過於頻繁時才會產生痠軟疼痛,或壓的時候也會產生微痛的感覺,但是日久不治若囊腫變 大時,則可能妨礙關節或是肌腱的活動,甚至可能因壓迫神經而有麻痛的感覺。

3. 腱鞘囊腫的成因 55

(1) 由於不當外力或勞損造成關節受傷或腱鞘受傷,致使腱鞘內膜襯裡破裂,在腱鞘內產生囊腫, 而突出於關節或腱鞘附近,在皮下淺表形成半球狀隆起,有單房性或多房性的結構。瑜伽練習 者的腕部腱鞘囊腫常因姿勢不正確,由不當的外力所導致,也有因為練習過度產生勞損所致。 (2) 急慢性腱鞘發炎日久不癒所致。 (3) 依中醫理論,認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腎氣虛、氣血虛,又感受風寒,導致氣血不通所致。 4. 診斷 (1) 依外形判斷。 (2) 利用光筆 ( penlight )、超音波、核磁共振。 (3) 利用空針吸出果膠般的流質。 5. 治療 (1) 輕微者,可能會自行吸收,所以觀察即可。 (2) 利用空針抽出流質。 (3) 注射類固醇等消炎藥。 (4) 開刀手術。 (5) 帶護具 (6) 中醫治療法有兩大類,一是用針等方法將流質引出,二是用中藥調理,治療原則是調氣血、補 虛損、活血化瘀和驅風濕。

56

基礎瑜伽解剖學(九)

主講人:邱顯峰老師

肌肉、肌腱、韌帶解剖學(三) 與瑜伽體式直接相關的主要關節和肌群、韌帶(一) 肩帶、頸部與上肢 (相關肌群圖請自行上網搜尋) 人體主要的骨骼肌超過 400 條以上,幾乎都與瑜伽體位有關,身為一位瑜伽的練習者,如果有空當然 可以通通學習,但是絕大部分的練習者可能不一定有很多的空暇,因此筆者擇其精要,在此與大家分 享,盼能對大家有事半功倍之益。 肌群肌肉的分類法有很多種,例如有以:動作功能、作用關節、肌肉所在身體的部位和深淺來區分 等。 在此先提供一個整體性的概念,瑜伽的動作是全身性,即便是局部的動作也會牽動全身,例如一個 簡單的手動作,也會牽動腳底的肌群和脊椎內深層的肌群。一般而言,當肢體動作時,深層的核心肌 群往往會先收縮以穩固脊椎和保護脊椎, 而且常會以較深層的小肌肉來穩定身體,然後用大肌肉來產生動作。所以底下所說的影響動作或關節 的相關肌群只是代表而非全部。

一、 肩帶 (一) 肩帶的範圍 包括肩胛骨、鎖骨、肋廓與肱骨,共有四個關節。 1. 肩關節(肱盂關節):位於肱骨與肩胛骨的連接處。這個球窩關節可在三個平面上執行動作。肱盂 關節由軟股環包圍,且有許多韌帶加以支撐,並透過旋轉肌群與肱二頭肌的長頭提供其穩定性。 2. 肩鎖關節:位於肩胛骨頂端肩峰與鎖骨外端連接處。這個滑液關節可在幾個平面作迴轉的動作。 3. 胸鎖關節:位於胸骨與鎖骨內端的連接處。這個關節是上肢與軀幹之間唯一的連接點。

4. 肩胛胸廓關節:位於肩胛骨與胸廓的交會處。許多終止點在肩胛骨、脊柱與手臂的肌肉,都在這個 區域運作,屬於滑動關節。

(二)影響肩帶的主要肌群 斜方肌 (Trapezius)、提肩胛肌 (Levator scapulae)、小菱形肌 (Rhomboideus minor)、大菱形肌 (Rhomboideus major)、 三角肌 (Deltoideus)、棘上肌 (Supraspinatus)、棘下肌 (Infraspinatus)、前鋸肌 (Serratus anterior)、 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小圓肌 (Teres minor)、大圓肌 (Teres major)、肩胛 下肌 (Subscapularis)、喙肱肌 (Coracobrachialis)等。 簡要說明

57

肌 肉 名 斜方肌 (一側成三 角形,左右 兩側相合構 成斜方形, 共分上中下 三部分)





上方部分:項 韌帶與枕外粗 中間部分: C7 — T4 椎 骨 的棘突 下方部份: T5— 12 椎骨 的棘突





上方部分:鎖骨 外側 1/3 中間部分:肩胛 骨棘與肩峰 下方部分:肩胛 骨棘





1. 近側固定時:上部下行纖維收縮, 使肩胛骨上提、上迴旋、後縮;中部 橫纖維收縮,使肩腫骨後縮(靠近脊 柱);下部上行纖維收縮,使肩胛骨下 降和上迴旋;上下兩部纖維同時收 縮,則使肩胛骨向上移動,如臂上舉 動作 2. 遠側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頭向同 側屈

3. 兩側斜方肌收縮使頭和脊柱伸直 提肩胛肌 C1—4 頸椎橫 肩 胛 骨 的 上 角 1. 近側固定時:使肩胛骨上提 (又名肩 胛 突的背側結節 與 內 側 緣 的 鄰 2. 遠側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頸和頭 近部位 向同側傾斜和迴旋 提 肌,位 於 3. 兩側同時收縮,使頸伸直 斜方肌深 層,細而 長) 小菱形肌 C6—7 頸椎的 (位 於 斜 方 棘突 肌 深 層,共 有 兩 塊,上 面 較 小,稱 為 小菱形 肌)

肩胛骨內側緣

1. 近側固定時:使肩胛骨下迴旋, 上提和內縮 2. 遠側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使 脊椎伸直 3. 將肩胛骨固定於胸廓

大菱形肌 T1—4 胸椎的 順 著 肩 胛 骨 的 1. 近側固定時:使肩胛骨內收 (位 於 斜 方 棘突 內 側 ( 椎 骨 ) 邊 2. 遠側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使 緣,在菱形小肌 脊椎伸直 肌 深 層,共 下方 3. 將肩胛骨固定於胸廓 有 兩 塊,下 面 較 大,稱 為 大 菱形 肌) 三角肌 (呈 三 角 形,覆 蓋 肩 關 節,可 分 前中後三 部分) 棘上肌 (又名岡上 肌,位 於 肩

前鎖骨端:鎖 骨外側 1/3 內側肩胛骨 端:肩峰 後肩胛骨端: 肩胛骨棘的下 緣 棘上窩的內側 2/3

肱 骨 外 側 上 方 1. 前部:使上臂屈曲和旋內 1/3 的三角肌粗 2. 中部:使上臂外展 隆 3. 後部:使上臂伸展和旋外 中部或三部同時收縮可使上臂外 展(前後部是拮抗)

肱 骨 大 結 節 的 1. 手臂 0—30°的外展與少量的外轉 上表面 2. 穩定肩關節的肱骨頭

58

胛骨的棘 上 窩,呈 圓 椎 形,為 斜 方肌所覆 蓋) 棘下肌 棘下窩的內側 (又名岡下 2/3 肌,位於肩 胛骨的背 面,小 圓 肌 的上方)

肱骨大結節

1. 肱骨外旋與內收 2. 穩定肩關節的肱骨頭 3. 與肩胛下肌拮抗

前鋸肌 第 1—9 根肋 順 著 肩 胛 骨 的 1. 與 菱 形 肌 一 同 讓 肩 胛 骨 的 椎 骨 (位 於 胸 廓 骨,接近骨骼 椎 骨 ( 內 側 ) 邊 (內側) 邊緣能貼近在胸廓上 2. 在反向動作中 (即肩胛骨固定不 的 外 側,上 與軟骨連接點 緣 動時),幫助肋骨上升與吸氣 部為胸 3. 當所有肌纖維一起收縮時,前鋸肌 大、小 肌 所 可使肩胛骨外展,以對抗拮抗的菱 覆 蓋,是 塊 形肌 扁肌) 4. 下方纖維收縮時,可使肩胛骨外 旋,將下角往外側與前方移動 (這 是抬起手臂的必要動作) 胸大肌 鎖骨端:鎖骨 肱骨大結節 1. 近側固定時:可使上臂屈,內收(含 (位 於 胸 廓 中段下緣 水平內收)和內旋 胸骨端:順著 2. 遠側固定時:可拉引軀幹向上臂靠 前 面,為扇 胸 骨 外 緣 第 近 形扁肌) 1—6 肋骨的軟 3. 有助於提肋,輔助吸氣 骨 腹部端:腹直 肌鞘最上端的 前層 胸小肌 第 3—5 根肋 肩胛骨的喙突 1. 近側固定時:可使肩胛骨前伸(前 (位 於 胸 廓 骨軟骨的連接 突)和下壓(下迴旋) 2. 遠側固定時:可上提肋骨,輔助 上部的前 點 吸氣 外 側,胸 大 肌的深層 面) 小圓肌 (位於棘下 肌的 下 方 )

肩胛骨外緣

大圓肌 (位 於 背 闊 肌的上 方,緊 貼 於

肩胛骨外緣的 背側下方 1/3 至下角

肱骨大結節

1. 使上手臂內收與外旋 2. 穩定肩關節的肱骨頭 3. 與棘下肌為協同肌

肱骨小結節

1. 使上手臂內收與內旋(與小圓肌 的外旋不同) 2. 穩定肩關節的肱骨頭 4. 是背闊肌的協同肌

59

小圓肌的下 方) 肩胛下肌 (位 於 肩胛 骨內面)

肩胛下窩

喙肱肌 (從 肩 胛 骨 喙突連至 肱骨)

肩胛骨的喙突

肱骨小結節

1. 使上手臂內收與內旋 2. 穩定肩關節的肱骨頭

沿 著 小 結 節 的 1. 手臂屈曲 肱 骨 內 側 表 面 2. 手臂內收 中部(與三角 肌止點相對)

肩帶的旋轉肌群包括: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

二、 頸部與上肢其它肌群 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背 闊肌(Latissimus dorsi,又名闊背 肌 ) 、 肱橈肌(Brachioradialis) 、旋前圓肌(Pronator teres)、肱三頭肌(Triceps)、橈側屈腕肌(Flexor carpi radialis)、橈側伸腕長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 、尺側屈腕肌(Flexor carpi ulnaris)、尺側伸腕肌 (Extensor carpi ulnaris) 、屈指淺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伸指總肌(Extensor digitorum communis) 、伸 拇 長 肌(Extensor pollicis longus) 、伸 拇 短 肌(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伸食 指肌(Extensor indicis)、 伸 小 指 肌 (Extensor digiti minimi) 簡要說明 肌 肉 名









胸鎖乳突肌 胸骨柄和鎖骨的胸 (位於頸部淺 骨端 層,是最顯著的 肌肉)

頭的顳骨乳 突

肱二頭肌 長頭:肩胛骨盂上 (有 長 短 二 粗隆。 頭 , 位 於 上 臂 短頭:肩胛骨喙突 前 面,呈 梭 形)

橈骨粗隆, 前臂筋膜

背闊肌 (又 名 闊 背 肌,是全身最 寬大的肌肉, 分佈在背的下 半部及胸側 部,上部被斜





1. 下側固定時,一側作用可使 頭轉向對側,並向同側傾 斜;當頭部處於正常姿勢 時,肌肉合力通過寰枕關 節橫軸的後面而使頭前屈 2. 上側固定時,上提胸廓,輔 助吸氣

1. 近點固定時:使上臂在肩關 節處屈曲,前臂在肘關節處 屈曲和旋外 2. 遠 點固定時: 使 前 臂 向 上 臂靠近 第 七 胸 椎 至 骶 骨 肱 骨 小 結 節 1. 近 點 固 定 時 : 使 上 臂 伸 所有椎骨的棘突, 嵴 展,旋內與內收 髂嵴後 3 分之 1 2. 遠 點固定時: 拉 軀 幹 向 臂 處,第十至第十二 側,使肋上提,輔助吸氣 肋

60

方肌所覆蓋) 肱橈肌 (呈 長 扁 形,位 於前臂的最外 側)

肱骨外側髁的上 方

橈 骨 莖 突 的 1. 近點固定時:可使前臂屈曲 基部 2. 遠點固定時:可使上臂向前 臂靠近

旋前圓肌 (位 於 前 臂 的 上 3 分之 1 部 的前面)

肱骨內上髁尺骨 冠突

橈骨中 3 分 使前臂旋內並屈曲 之 1 的 外側 面

肱三頭肌 (位 於 上 臂 後 面,有長頭、 外側和內側三 個頭)

長頭:肩胛骨盂下 粗隆。外 側頭:肱 骨體後面上部。內 側頭:肱骨體內側 下方,三個頭在肱 骨中點合成一個 堅韌的腱到止點 肱骨內上髁

尺骨鷹嘴

橈側屈腕肌 (又名橈側腕屈 肌,位於前臂前 面的內側皮下)

近點固定時:使前臂在肘關節 處伸展

第二、三掌骨 使手屈曲和外展 基部

橈側伸腕長肌 外側肌間中隔和肱 第 二 掌 骨 伸 使手伸展並外旋和外展 (又名橈側腕長 骨外髁上 張面 伸肌,位於前臂 背面的淺層外 側) 尺側屈腕肌 肱骨頭側:肱骨內上 腕豆骨、鉤狀 使手屈曲和內收 (又名尺側腕屈 髁 骨、尺側掌骨 尺骨頭側:鷹嘴 肌,位於前臂前 面的全部淺層 肌的最內側,有 兩個頭) 尺側伸腕肌 肱骨頭側:肱骨外上 第 五 掌 骨 基 使手伸展和內收 (又名尺側腕伸 髁和橈側副韌帶 部 肌,位於前臂的 尺骨頭側:尺骨後面 背側皮下) 屈指淺肌 (又 名 指 淺 屈 肌)

肱尺頭側:肱骨內上 第 二 至 第 五 使前臂和手屈曲 髁和尺骨喙狀突 指中段指節 橈骨頭側:橈骨前面 骨

屈指深肌 (又名 指 深 屈 肌)

尺骨上半段

第 二 至 第 五 使前臂和手屈曲 指節骨近端

伸指總肌

肱骨外上髁

第 二 至 第 五 伸展手的第二至第五指 61

伸拇長肌 伸拇短肌 伸食指肌 伸小指肌

骨間膜背面和橈尺 骨相鄰面 骨間膜背面和橈骨 背面 骨間膜背面和尺骨 背面 肱骨外上髁

指遠端指節 骨 第一指遠端 指節骨 第一指近端 指節骨 第二指背側 鞘膜 第五指背側 鞘膜

伸展手的第一指 伸展手的第一指 伸展手的第二指 伸展手的第五指

使 前 臂 和 手 屈 曲 的 主 要 肌 群 有:尺 側 腕 屈 肌、橈 側 腕 屈 肌、屈 指 淺 肌、屈指 深 肌、旋 前 圓 肌 。 除 了 屈 指 深 肌 以 外,起點都在肱骨內上髁,多數止於掌骨或指骨。 使 前 臂 和 手 伸 展 的主要肌群有:橈側伸腕長肌、橈側伸腕短肌、尺側伸腕肌、伸指總 肌 、 伸 拇 長 肌 、 伸 拇 短 肌、伸食指肌、伸小指肌。這些肌群的起點大多起自肱骨外上髁或橈 、 尺 骨 的 背 面 , 而 止 點 大多止於掌骨的背側。 補充說明: 臂肌均為長肌,分前、後兩肌群,前群在肱骨前面,後群位於肱骨後面,只有一層。在前、後兩肌群 之間的肱骨下端,前群屬於屈肌,後群屬於伸肌,前群有淺層的肱二頭肌、喙肱肌和深層的肱肌,後 群有肱三頭肌和肘肌。 前臂肌位於橈、尺骨周圍,主要作用於肘關節、腕關節和手關節,由於人天生直立,直立的生活,雙 手靈活自由勞動和運動工作,前臂肌多為長梭形肌,外形愈向指端愈細,在前群除了屈肌和伸肌之外, 還有迴旋肌使手臂更為靈活。 前臂肌主要為屈肌和旋後肌,屈肌起自肱骨內上髁,伸肌起自肱骨外上髁。 .前層:淺層第一層有肱橈肌、旋前圓肌、橈側屈腕肌、掌長肌及尺側伸腕肌,第二層有指淺屈肌。深 層第一層有屈拇長肌和屈指深肌,第二層有旋前方肌。 後層:淺層由外向內側有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伸指肌及伸指肌、小伸指肌和尺側伸腕肌。深層有旋 後肌、外展拇長肌、伸拇短肌、伸拇長肌和伸食指肌。 肘關節是伸直前臂及彎曲的主要關節,其主要肌群包括肱二頭肌、肱肌及肱橈肌,伸肌群為肱三頭肌 和肘後肌。橈尺關節的近側及遠側只能做出旋前和旋後的動作。旋前肌群有旋前圓肌和旋前方肌,旋 後肌群包括旋後肌和肱二頭肌,旋後肌群較旋前肌群有力,左撇子則是旋前肌群較有力。 腕關節之屈肌群為尺側屈腕肌、橈側屈腕肌及掌長肌,伸肌群為橈側伸腕長肌、橈側伸腕短肌及尺側 伸腕肌。外展肌群為橈側伸腕長肌、橈側伸腕短肌及外展拇長肌,內收肌群為尺側伸腕肌及尺側屈腕 肌。當手指運動時,這羣肌肉一致收縮穩定手腕。

62

肱二頭肌長頭負責肘部彎曲與前臂旋後。肱肌起自肱骨之前面止於尺骨冠狀突及粗隆,有彎曲手肘功 能。 肱三頭肌長頭的功能是伸直手肘。旋後肌起自肱骨之外側上髁 及尺骨之旋後肌嵴,止於尺骨之鷹嘴 突,功能是使手掌掌面向前,前臂旋後。旋前圓肌主要功能是使前臂旋前、彎曲手肘。旋前方肌起自 尺骨遠端之前面,止於橈骨遠端之前面,功能是使前臂旋前,與旋前圓肌共同受正中神經支配。肱橈 肌是彎曲手肘的肌肉。肘後肌起自肱骨之外側髁後方,止於尺骨外側面之鷹嘴突,功能是伸直手肘。 橈側屈腕肌負責手肘彎曲及外展手腕。尺側屈腕肌的功能是彎曲及內收手腕。橈側伸腕長肌的功能是 伸直及外展手腕。橈側伸腕短肌的功能是伸直及外展手腕。尺側伸腕肌的功能是伸直及內收手腕。 手指的運動(除拇指外)是由許多肌群交互作用完成,拇指有許多特殊的運動使得手的動作有很多的 變化,拇指的長度以及屈拇長肌、對掌肌的作用產生了對掌運動,在併用拇指與其他的每一根手指時 有極大的彎曲度。掌指關節可做屈曲、伸直、外展、內收的動作,腕掌關節屈曲裙為 7 條骨間肌和 4 條蚓狀肌,伸肌群為 4 條伸指肌,外展和內收分別為外展小指肌和指間肌,4 條背側指間肌使手指(除 小指外)張開,3 條掌側指間肌使手指合攏,手指張開與合攏以中指作為手掌的中心軸。

63

基礎瑜伽解剖學(十)

主講人:邱顯峰老師

肌肉、肌腱、韌帶解剖學(四) 與瑜伽體式直接相關的主要關節和肌群、韌帶(二) 脊柱、骨盆與胸背部 (相關肌群圖請自行上網搜尋)

一、脊柱 (一)脊柱的韌帶 韌帶可穩定脊柱並限制脊柱在數個平面上的動作。 脊柱的主要韌帶有: 1. 前縱韌帶:通過整個脊柱的前端,可限制身體後屈的動作。 2. 後縱韌帶:穿過椎孔並跨越椎骨的後端,經過並與每個椎骨連接,形成椎管的前壁。 3. 黃韌帶:構成椎管的後壁。 4. 棘間韌帶:位於上下相鄰兩節椎骨的棘突之間,可限制脊椎向後伸展與軀幹前屈。 5. 棘上韌帶:跨越後棘突,可限制身體前屈。 6. 橫突間韌帶:位於上下相鄰兩節椎骨的橫突之間,可限制軀幹在額狀面的側彎動作。

(二)穩定脊柱背部的深層肌肉群 —豎脊肌群 豎脊肌分布在脊柱的兩側,由中心往外展開,可分為外側淺層群組和內側深層群組等兩個群組。 1. 外側淺層群組 (在背部從骨盆穿越至頭骨) 主要功能是維持身體直立,可分成三類

(1) 髂肋肌 (Iliocostalis):可分成腰髂肋肌 (起點在薦骨與髂骨脊,終點在腰椎與第 6—9 根肋骨)、 胸髂肋肌 (起點在下方的六根肋骨,終點在最上方的六根肋骨)、頸髂肋肌 (起點在第 3—6 根肋骨,終點在頸椎 C4—6 的橫突)等三區。

(2) 最長肌 (Longissimus):可分成胸最長肌 (起點在薦骨、腰椎的後棘突與下胸椎的橫突,終點 沿著肋廓至 1—2 根肋骨)、頸最長肌 (起點在胸椎 T1—6 的橫突,終點在頸椎 C2—5)、頭最 長肌 (起點在胸椎 T1—5 與頸椎 C4—7 的橫突,終點在頭骨的乳突)。

(3) 夾肌 (Splenius):可分成頸夾肌(起點在胸椎 T3—6 的棘突,終點在頸椎 C1—2 的橫突)和 頭夾肌(起點在胸椎 T1—3 與頸椎 C4—7 的後棘突,終點在頭骨的乳突) 。夾肌除了維持身 體直立外,其另一個功能是僅靠其中一側的運作 (單側收縮) 來執行轉動的動作 (如轉頭)。

2. 內側深層呈縱直向分布群組 64

主要功能是連接脊椎骨,可使背部挺直,且兩側一起活動時,可使背部往後伸直。只有單側肌肉收 縮的時候,可使軀幹側彎。可分成三類 (1) 棘間肌 (Interspinales) (位於上下兩節椎骨的脊椎棘突之間):可分成頸棘間肌(每一側各六條肌 肉)、胸棘間肌(每一側各四條肌肉)、腰棘間肌(每一側各五條肌肉)。 (2) 橫突間肌 (Interrtransversarii) (位於脊椎橫突之間,通過棘間肌的外側,以直線形式連接椎骨的 橫突):可分成頸橫突間肌(每一側各六條肌肉) 、腰橫突間肌(每一側各四條肌肉)。 (3) 棘肌 (Spinalis):可分成胸棘肌(起點在 L3—T10 的棘突,終點在 T2—8 椎骨的棘突) 、頸棘肌 (起點在 T2—C6 的棘突﹔終點在 C2—4 椎骨的棘突) ,這一組肌肉經過胸椎與頸椎並連接椎 骨的棘突,但會跨過幾節椎骨,並未直接連接上下兩節的椎骨。

3. 內側深層呈斜向分布群組 與旋轉有關,當單側肌肉收縮時,可以使軀幹進行水平面的轉動,當兩側同時收縮時,可使背部往後 伸直。可分成三類 (1) 旋轉肌 ( Rotatores ) (執行旋轉動作):這一組肌肉沿著脊柱分布,一節椎骨的橫突,連接到上 一節的棘突。 (2) 多裂肌 ( Multifidus ):這一組肌肉是由許多小肌肉組成,從薦骨區域一直延伸到頸椎,大部分 的情況是,每條小肌肉的起點為椎骨的橫突區域,然後跨過二至四節椎骨,並連接到上方其 中一節椎骨的棘突。 (3) 半棘肌 ( Semispinalis ):這些肌肉從多裂肌的上方通過,分佈在胸椎、頸椎和頭部的外側,可 分成胸半棘肌、頸半棘肌、頭半棘肌等三類。這一組肌肉的每一條小肌肉,會跨過至少五節 或更多節的椎骨。由一節椎骨的橫突,連接到上方其中一節椎骨棘突。

旋轉肌

多裂肌

半棘肌

胸背部的其它肌群 外 肋 間 肌(External intercostals muscle) 、內肋間肌(Internal intercostals muscle) 、上後鋸肌( Serratus posterior superior,又名後上鋸肌、後鋸上肌)、下後鋸肌(Serratus posterior inferior, 又 名 後 下 鋸 肌 、 後 鋸 下 肌) 65

簡要說明 肌 肉 名 外肋間肌 (位於肋骨間的表













相 鄰 兩 肋 骨 相 鄰 兩 肋 骨 吸氣時,肋間肌收縮,使肋骨上 骨弓表層 的骨弓表層 提。呼氣時,肋間肌放鬆,使肋 骨回復原位。

層,覆蓋著內肋間肌) 內肋間肌 相 鄰 兩 肋 骨 相 鄰 兩 肋 骨 平時內肋間肌不會參予呼吸運 的骨弓裡層 動,只有在須要強力呼氣時,才 (位於肋骨間的裡 骨弓裡層 會與腹肌同時收縮,加速肺容積 層,被外肋間肌覆蓋) 縮小 上後鋸肌 C7~T3 的 棘 第 二 到 第 四 吸氣時,可使肋骨上提,以輔助 對肋骨 吸氣 (位於頸背部,屬中 突 間層肌群,呈 A 形) 下後鋸肌 T11-L2 的 棘 第 八 到 第 十 是呼氣的輔助肌群之一 二對肋骨 (位於背部腰際,屬 突 中間層肌群,呈 V 形)

背部肌群深淺的大致狀況是 最表層:斜方肌、背闊肌 次表層:上、下後鋸肌,小、大菱形肌,肩胛提肌 次底層:豎脊肌群表層:髂肋肌(腰髂肋肌、胸髂肋肌、頸髂肋肌),最長肌(胸最長肌、頸最長肌、 頭最長肌),夾肌(頸夾肌和頭夾肌) 最底層:豎脊肌群底層:棘間肌(頸棘間肌、胸棘間肌、腰棘間肌) ,橫突間肌(頸橫突間肌、腰橫突 間肌),棘肌(胸棘肌、頸棘肌),旋轉肌,多裂肌,半棘肌(胸半棘肌、頸半棘肌、頭半棘肌) 在最底層的腰際裡層還有腰方肌

二、骨盆 (一)骨盆的範圍、角度與作用 骨盆位在身體的中心位置,在下肢與脊柱之間擔任功能鏈的作用。骨盆包括薦椎、尾骨、髖骨等三個 部分,而髖骨是由腸骨(又名髂骨)、坐骨和恥骨等組成。此外,骨盆之所以能正常運作,是因為許 多相關肌群的作用,才能在動作能力與穩定度之間,維持平衡。脊柱與骨盆的連接處有一夾角稱為「骨 盆角」。這是骨盆本身自然的角度,通常在男性的骨盆角為 55°,女性則為 60°。骨盆角超出正常範圍, 是脊椎前凸的特徵現象之ㄧ,若傾斜角度變小,則會減輕腰椎前凸的現象。 骨盆能否平衡在最佳的角度上,主要取決於各相關肌群是否能正常地運作。骨盆前傾是受背部豎脊肌 群的下半部,與大腿的股直肌和髂腰肌收縮作用影響,而骨盆後傾則是受三個大腿後肌、腹部肌肉群、 臀大肌收縮作用影響。

66

薦骨與脊柱 ( L5—S1 ) 的交會點。左圖小於正常角度,右圖是正常角度 薦椎(又名薦骨、骶骨)與髂骨連接的位置稱為薦髂關節(骶髂關節) ,可以在幾個平面上產生些微地 滑動動作。薦椎主要是依軀幹各種動作和上方所施加的力量來做反應和定位,而髂股的位置則是依從 其下方所給予的力量而定。薦髂關節在脊柱與下肢之間維持靜態與動態平衡,是全身平衡與穩定的重 要關鍵所在,如果骨盆有前傾、後傾、歪斜等不正現象,將會導致姿勢異常和功能障礙。 (二)影響骨盆的主要肌群 髂腰肌(腰大肌 (Psoas major)和髂肌 (Iliacus))、腰小肌 (Psoas minor)、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臀中 肌 (Gluteus medius)、臀小肌 (Gluteus minimus)、闊筋膜張肌 (Tensor fascia lata)、縫匠肌 (Sartorius)、半 腱肌 (Semitendinosus)、半膜肌 (Semimembranosus)、股二頭肌 (Biceps femoris)、股薄肌 (Gracilis)、腰方 肌 (Quadratus lumborum)、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腹外斜肌 (External abdominal oblique)等。 簡要說明 肌 肉 名











髂腰肌的腰大 T12-L4 胸 腰 股骨小轉子 椎側面 肌

1. 近側固定點:大腿屈曲與部分的外 旋 2. 遠側固定點: 立 姿 時 兩 側 同 時 作用,可使脊柱屈曲,骨盆前 傾(腰椎前凸)

(腰 大 肌 強 大,位 於 腰 椎 體側方) 髂腰肌的髂肌 髂 股 窩 前 表 股骨小轉子 (髂 肌 寬 闊 , 面上側 2/3 在髂 窩 內 ) 腰小肌



1. 大腿彎曲 2. 骨盆前傾與增加腰椎前凸

T12 — L1 椎 髂肌與恥骨上 軀幹往骨盆的彎曲 骨側面 支的連接點 67

臀大肌 (位於臀部皮 下最表層的肌 肉)

臀中肌 (位於臀大肌 的內面,覆蓋 著臀小肌) 臀小肌 (位於 臀 中 肌 內 面)

髂骨脊 1. 大 轉 子 下 髂骨後外側 的臀肌粗 表面,薦椎骶 隆 和 尾 椎 和 豎 2. 髂脛束(止 脊肌的腱膜 點在脛骨 後側表面 前側近端 的脛骨粗 隆) 髂 骨 臀 部 表 股骨大轉子尖 面 端

1. 近點固定時:使大腿後伸和旋外。 該肌上半部使大腿外展,下半部使 大腿內收 2. 遠點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骨盆向 對側轉動,如轉體動作;兩側收縮 使骨盆後傾,維持人體直立姿勢

1. 前方纖維:內旋與大腿屈曲 2. 後方纖維:外轉與大腿向後伸直 3. 一般的肌肉收縮可使大腿外展 4. 單腳站立可預防支撐腿該側的骨盆 脫出 (詮德倫伯格氏症候群) 髂 骨 臀 部 表 股骨大轉子前 1. 近點固定時:使大腿外展,前部 面臀中肌起 側 使大腿屈曲和內旋,後部使大 點的前側 腿後伸和外旋

闊筋膜張肌 臀 中 肌 前 的 髂 脛 束 ( 大 腿 1. 穩定髖臼的股骨頭 (呈 扁 平 長 方 髂 前 上 棘 上 大 約 中 間 2. 協助臀小肌與臀中肌的前纖維執 交界處) 行大腿屈曲、內旋與外展動作 形,位於髖 關 (ASIS) 註:闊筋膜張肌若過緊會限制髖外旋 節外 前 方 ) 的體式,如蓮花坐等 縫匠肌 髂 前 上 棘 脛骨內踝下側 1. 近點固定時:使大腿屈曲、外旋, (位於大 腿 前 (ASIS) (粗隆內側) 小腿屈曲、內旋 的細長肌 2. 膝關節彎曲 肉,貫穿至小 3. 對大腿前側群肌起穩固作用 腿,涉交叉動 作) 半腱肌(位於 大腿後近中 間的長肌)

坐骨結節

半膜肌 (位於 大 腿 後 內 側 的 長 肌)

坐骨結節

股二頭肌 (位 於 大 腿 後 面外側。有 長 、 短 二 頭)

長 頭 : 坐 骨 膝外側腓骨頭

脛骨內踝之下 1. 近點固定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 方(粗 隆 內 伸直,小腿在膝關節屈曲和內 側) 旋 2. 遠點固定時:使大腿在膝關節處 屈。小腿伸直與固定時,使骨 盆後傾 脛骨內踝下緣 1. 近點固定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 (粗隆內 側) 伸直,小腿在膝關節屈曲和內 略為側向半腱 旋 肌腱 2. 遠點固定時:使大腿在膝關節處 屈。小腿伸直與固定時,使骨 盆後傾

結節 短頭:股骨 後側下 1/2 處 68

1. 近點固定時:小 腿 在 膝 關 節 處 屈 曲和外旋;小腿伸直時可使大腿伸 直 2. 遠點固定時:使 大 腿 在 膝 關 節 處 屈曲;小腿伸直和固定時,使骨

股薄肌 (位於大腿內 側)

恥骨下支

盆後傾 (長頭:大腿伸直、膝部彎曲、小腿 外旋。短頭:膝關節彎曲與小腿外旋) 唯一可執行小腿外旋動作的肌肉 1. 大腿內收 2. 協助大腿屈曲與小腿內旋 3. 幫助膝關節屈曲

脛骨內踝

腰方肌 第 12 根肋骨 髂骨脊 (位於腰部深 L1 — 4 腰 椎 層豎脊肌的內 的橫突 面) 腹直肌 (位 於 腹 部 腹 白 線 兩 側,扁 長,有 三、四 條細白肌腱 腱劃橫列在 腹 直 肌 上,將 其分為四五 段)

胸骨兩側、箭 恥骨兩側上緣 突與第 5—7 對肋骨的軟 骨

1. 幫助骨盆前傾與增加腰椎前凸 2. 當骨盆固定不動時,腰方肌幫助軀 幹從前屈的姿勢中直立 3. 幫助側彎 1. 上 側 固 定 時,兩 側 收 縮,可 使胸 廓和骨盆朝彼此方向收縮,亦即收 腹;並在骨盆後傾時拉直前凸的腰 椎 2. 下 側 固 定 時 , 兩 側 收 縮 , 可 使 脊柱屈曲 3. 當一側單獨動作時,幫助軀幹向同 側側屈

腹外斜肌 第 5—12 根 腹白線、腹股 1. 下側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可使 (位於腹前外 肋骨 溝韌帶和髂嵴 脊柱前屈;一側收縮可使脊柱向同 前半側 側淺層,為扁 側屈曲和向對側迴旋 闊肌) 2. 上側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可使 骨盆後傾

骨盆的動作涵蓋三個平面

1. 矢狀面—骨盆前傾 / 骨盆後傾 (APT / PPT) 2. 額狀面—髂骨脊上提與下降 3. 水平面—帶動單側前傾或後傾 上述只是概要,實際上骨盆的作用是承上啟下,有如牽一髮而動全身,可影響全身的骨架和肌肉作用, 不管是瑜伽動作或一般的動作都應維持此區域的正位與穩定。

腹部的其它肌群 腹 內 斜 肌 ( Internal oblique)、腹橫肌(Transversus abdominus) 簡要說明 肌 肉 名 腹內斜肌









腹股溝韌帶 腹 白 線 和 肋





1. 上 側 固 定 時 : 兩 側 收 縮 , 使 骨 69

的 側 底 邊 三 骨第 9 ~ 12 分之ㄧ處,髂 肌的 深 層,與 嵴、胸腰筋膜 腹外斜肌形狀 和腹白線 相同,走向相 (位 於 腹外斜

反)

腹橫肌 髂嵴、腹股溝 肋軟骨下方 (是 腹 肌 中 最 韌 帶 和 胸 腰 筋膜 深層的肌 肉,纖 維 呈 水 平走向)

盆保持較水平位置。 2. 下 側 固 定 時 , 兩 側 收 縮 使 脊 柱 前屈 3. 一 側 收 縮 使 脊 柱 向 同 側 側 屈 , 亦向同側迴旋(對側肩向前) 4. 腹 內 斜 肌 的 作 用 與 腹 外 斜 肌 相 反,所以,體側的轉動實際上是同 側腹內斜肌與對側腹外斜肌協同 作用的結果 對核心的穩固,腹部的保護、收縮與 轉動很重要

腹部肌群的深淺狀況由表至裡是,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

70

基礎瑜伽解剖學(十一)

主講人:邱顯峰老師

肌肉、肌腱、韌帶解剖學(五) 與瑜伽體式直接相關的主要關節和肌群、韌帶(三) 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和足部 一、髖關節 (一) 髖關節的主要功能 髖關節位於股骨頭與骨盆髖臼的交會處,承繼了所有來自下肢的運動,又要與上半身的活動配合並支 撐全身。由於需要兼顧靈活性與穩定度,此關節是一種深入型的球窩關節(杵臼關節) ,與肩關節的淺 層型球窩關節不同,而且由許多面向的韌帶、肌腱和肌群包覆,以提供支撐、穩定和多面向的活動。

(二) 影響髖關節的主要肌群 髂腰肌(腰大肌 (Psoas major)和髂肌 (Iliacus)) 、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臀中肌 (Gluteus medius)、臀 小肌 (Gluteus minimus)、梨狀肌 (Piriformis)、股方肌(Quadratus Femoris) 、閉孔內肌 (Obturator internus) 、 閉孔外肌 (Obturator externus)、上孖肌 (Gemellus superior)、下孖肌 (Gemellus inferior)、恥骨肌 (Pectineus)、 內收短肌 (Adductor brevis、又簡稱短收肌)、內收長肌 (Adductor longus、又簡稱長收肌) 、內收大肌 (Adductor magnus、又簡稱大收肌)、內收小肌 (Adductor minimus)等。 由於髖關節與骨盆接近,影響骨盆的肌群也或多或少影響髖關節,且大部分起點位在骨盆區的肌肉均 連接至股骨。

簡要說明 髂腰肌(腰大肌和髂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請看影響骨盆的主要肌群 肌 肉 名 梨狀肌 (位 於 臀 部 深 層, 髂 骨 下 端 後側)

股方肌 (位 於 臀 部 深













薦骨第一、 股骨大轉子頂端 1. 大腿外旋 二椎孔與第 的前內側 2. 協助大腿外展 四、五椎孔 備註: 之間的前表 坐骨神經從腰椎分出來以後,會從 面,繞過髂 梨狀肌的下面通過,然後再向下延 骨 伸到大腿的後面,所以如果梨狀肌 僵硬或發炎,就會引起疼痛 坐骨結節 股骨近端的大轉 1. 大腿外旋(在股骨外旋時它對梨 子 狀肌起協同作用)

層,是最遠端的

2. 大腿內收(與梨狀肌拮抗) 3. 股方肌的僵緊會限制在坐立扭 轉和站立扭轉時大腿的內旋

外旋肌) 71

閉孔內肌 (位 於 坐 骨 近 下端 後 側 , 在 閉孔外肌上面)

恥骨閉孔周 大轉子的前內側 圍的內表面 和坐骨後側

閉孔外肌(位 於 坐骨近下端後 側 , 在 閉孔內 肌下面)

閉孔的外表 股骨大轉子的內 大腿外旋 面與閉膜和 側 坐骨骨枝處

上孖肌 (位 於 坐 骨 中 端後側,在下 孖肌上面)

坐骨棘

大轉子的內側

大腿外旋

下孖肌 (位 於 坐 骨 中 端後側,在上 孖肌下面)

坐骨粗隆

大轉子的內側

大腿外旋

恥骨肌 (位於恥骨中前 側)

恥骨結節

股骨小轉子後的 1. 大腿內收 內側 2. 大腿內旋 3. 收縮時會加強會陰收縮 恥骨肌過緊會限制大腿的開展,如 束角式;過鬆則不利於牛頭式 粗線的上側 1/3 1. 大腿內收 2. 大腿外旋 3. 協助大腿彎曲

內收短肌 恥骨下支 (位於大腿內 側,較靠後面) 內收長肌 (位於大腿內 側) 內收大肌 (位於大腿內 側,內收 短 肌 及內收長肌的 深 層,是內收肌 群裡最大也最 靠後面的肌肉)

內收小肌 (位於大腿內 側)

恥骨上支

大腿外旋

粗線內唇的中間 1. 大腿內收 1/3 2. 大腿外旋 3. 協助大腿彎曲

恥骨下支的 前表面和坐 骨下支與坐 骨粗隆

恥骨下支

肌肉纖維分為兩 1. 近點固定時:使大腿內收、連結 至粗線的水平纖維帶動大腿外 種: 旋、伸展 水平方向 (前側) 纖維:沿著粗線 2. 遠點固定時:使骨盆後傾 3. (當下肢位在彎曲外轉時) 直立 分布直立方向 纖維帶動大腿內旋 (後側) 纖維:股 骨內上髁略微上 4. 直立纖維亦帶動大腿伸直 方的內收肌結節 5. 內收大肌的收攝會加強會陰收 縮 股骨粗線 1. 大腿內收 2. 大腿外旋

使大腿內收的主要肌群有六塊,在淺處由外向內側依次為:耻骨肌、內收長肌和股薄肌,中處有位於 72

內收長肌深面的內收短肌和深處有大收肌。此外還有位於坐骨和股骨近端的股方肌。上述肌群均起自 閉孔周圍骨面(恥 骨 上支、恥骨下支 )和坐骨結節的前面,除股薄肌止於脛骨上端的內側面和股 方 肌 止 於 股骨近端的大轉子外,止點大多於股骨嵴的中下部內側近後面的 股骨粗線。

二、骨盆底肌群 骨盆底肌群是由尾骨肌(Coccygeus)和提肛肌(Levator ani)所組成,而提肛肌又是由四塊肌肉所組成, 位於骨盆腔底部,由前側往後依序為恥骨直腸肌(Puborectalis muscle、又名恥直肌,簡稱 PR 肌) 、恥骨 尾骨肌(Pubococcygeus muscle、又名恥尾肌,簡稱 PC 肌) 、髂股尾骨肌(Iliococcygeus muscle、又名髂 尾肌)、坐骨尾骨肌(Ischiococcygeus muscle、又名坐尾肌) 。所有這些肌群都與骨盆腔相關功能有關, 如果虛弱則容易造成大小便不禁,生殖能力不足,墜腸等。就瑜伽而言,下行氣會不調,拙火較不易 提升。在瑜伽裡常用提肛身印、瓦喬里身印、吊胃身印和橋式等與骨盆腔收縮有關的功法來強化。

三、膝關節 (一) 膝關節概論 膝關節位於骨股與脛骨之間,是由髕骨關節、內側脛骨關節和外側脛骨關節等三個關節連結組成,屬 樞紐關節(又稱屈戊關節、鉸鏈關節),原本僅可在單一平面運動,但因為兩片半月板和髕骨的關係而 增加不少的可動性。此關節最主要的四個方性運動是靠前後十字韌帶和內外側副韌帶所控制。是人體 活動量最大的關節之一,也是支撐力最重的部位之一,所以也是最強壯的關節之一,但是如果使用不 當,則很容易受傷、磨損和錯位,膝關節若受傷、錯位,很容易影響其他的相關關節。 (二)髕骨在膝關節動作中的功能 髕骨是位在股四頭肌肌腱中的種子骨。髕骨與股骨相連的關節面,分成外側面與內側面。髕骨幫助將 股四頭肌的力量,從不同方向傳送並引導會合至同一點上,集中各股力量,並藉由增加槓桿臂力矩來 幫助膝關節伸直。因此在生物力學上,當膝關節內產生靜態與動態力量時,髕骨具有槓桿的功能。 髕骨的動作平面有: 膝關節伸直時,相對於股骨踝,髕骨會出現上升的動作;膝部彎曲時,髕股會下移並擠壓股骨。髕股 在矢狀面除了有滑動還有轉動的動作,這些動作之目的是能確保膝關節在任何角度,髕骨的某個部份 和股骨均能保持接觸。 髕骨須仰賴一套結合數個支撐關節的韌帶與肌腱、兼具靜態與動態的穩定系統,才能正常運作。在最 佳的情況下,施加在髕骨上 (主要在外側與內側) 的各股力量可以取得平衡。當此功能上的平衡被破壞 時,會造成髕骨排列位置出現異常,擾亂正常的動作軌跡。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外側力量過 大以及內側無力。 (三)影響膝關節的主要肌群

股四頭肌(股直肌 (Rectus femoris)、股內側肌 (Vastus medialis)、股外側肌 (Vastus lateralis)、股中間肌 73

(Vastus intermedius)) 、股二頭肌 (Biceps femoris)、半腱肌 (SEMITENDINOSUS)、半膜肌 (SEMIMEMBRANOSUS)、縫匠肌 (SARTORIUS)、股薄肌 (GRACILIS)、腓腸肌 (GASTROCNEMIUS)。 簡要說明 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縫匠肌、股薄肌等,請看影響骨盆的主要肌群 肌 肉 名 股直肌 (位於大腿前面皮 下,是 骨 四 頭 肌 中 最表 層 的 一 塊)









股 直 肌 有 兩 個 脛骨粗隆 頭: 長頭:髂前下棘 (AIIS) 短頭:上髖臼槽

股內側肌 股弓粗線內唇 (位於大腿前側, 股直肌下層內側)





1. 近點固定時:使大腿屈曲、 小腿伸展 2. 遠點固定時:維持人體直立 姿勢(膝關節伸直)

脛骨粗隆

膝關節伸直

股外側肌 大 轉 子 的 外 側 脛骨粗隆 (位於大腿前側, 表 面 與 股 弓 粗 股直肌下層外側) 線外唇

膝關節伸直

股中間肌 股骨前方表面 (位於大腿前側, 股直肌下層中間)

膝關節伸直

脛骨粗隆

腓腸肌 內 和 外 側 股 骨 從 阿 基 里 斯 腱 1. 足部蹠屈 (位於小腿後側, 踝與膝關節囊 至跟骨隆起 2. 協助膝蓋彎曲 有兩頭) 股四頭肌是人體最有力的肌肉之一,且為膝關節的主要伸展肌,可使大腿屈曲,小腿伸展等。有許多 動作產生的負擔都是由股四頭肌來承受,例如站立、行走、跑步、上階梯、下階梯。為了在這些活動 中保持膝關節的平衡,股四頭肌必須產生巨大的力量。

74

除了肌肉功能之外,髕骨位置正常與否,也依解剖學上的結構組成而定。計算 Q 角是檢查髕骨位置的 方法之一。 我們可以根據兩條直線來測量 Q 角:





髂前上棘(ASIS)

從髂前上棘 (ASIS) 到髕骨中央,以及 從脛骨隆起到髕骨中央。 標準的 Q 角為 15°,當角度大於 15°時,會 增加作用於髕骨的外側力量。又普遍上, 女性的 Q 角大於男性,因此運動時,女性 在髖關節和膝關節處較男性容易受傷。 如果要認識複雜的膝關節功能,就必須了解下 肢的力學軸心、股骨與脛骨的解剖學軸心和動作 軸心等。

測量 Q 角 力學軸 下肢力學軸是指從股骨頭中心至距骨之間連成的一直線,在正常情況下,這一直線會穿過膝部的中心。 解剖軸心 解剖軸是指一條穿越骨幹的直線,一般來說,股骨解剖軸與脛骨會在形成一個約 170—175° 的外側夾 角,稱為脛股角。當脛骨角小於 165°時,會出現「X 型腿」( 膝外翻) ﹔當脛股角大於 180°時,會出現 「O 型腿」 (膝內翻)。 脛股角的角度落在正常範圍內時,從地面而來的力量會通過膝蓋的中心,平均分攤在膝關節的內側與 外側。角度過大或過小,會使膝關節因受力不均,出現軟組織受擠壓磨損或斷裂的現象。

75

(A) 下肢的力學軸心

(B) 下肢的解剖學軸心

動作軸心 膝關節彎曲與伸直的動作軸,是一條穿過股骨踝的水平線,關節的動作發生在矢狀面。 內外轉動的軸心,為一條穿過膝關節中心的縱向直線。在開放式運動學鏈運動中,當膝關節維持在彎 曲 90 度進行內外轉動時,股脛關節內側關節面的活動度會比外側受到更大的限制。 外轉時,脛股的內側平台擔任這個動作的軸心。脛股內側平台相對於內側股骨踝會產生少許前移的動 作,而外側的脛股平台對外側股骨踝則出現大幅後移的動作 ( Enoka,1994 )。同樣地,內轉時,也是 以脛股內側作為動作的軸心。 膝關節轉動的最大範圍約 70°,其中,外轉佔 40°,比內轉 ( 30° ) 大一些。

四、髂脛束(Iliotibial Band 簡稱 ITBand) 髂脛束是一個類似平面條狀的韌帶結構,起源於髂骨脊沿著股骨外側,連結至脛骨的外邊,正好在 膝蓋下面,可視為連接股骨外上髁和脛骨近端之間的韌帶。它在股骨和脛骨之間並沒與骨頭相連,因 此允許髂脛束隨著膝蓋彎曲和伸直的運動做向前和向後移動,在膝蓋伸直時髂脛束會向前移動至股骨 的外上髁的前面,而當這個膝蓋彎曲大於 30 度時, 髂脛束會向後移動至股骨的外上髁的後面。主要功 用是連結股骨和脛骨,提供膝蓋的穩定性,並控制腿的內收運動和大腿的減速作用。髂脛束過緊時, 會使膝蓋部位不靈活,且限制大腿的內收動作,過鬆時又會導致膝關節不穩定,且使小腿屈曲不順。 髂脛束與膝蓋間有一層薄膜液,作為其與膝蓋間的潤滑。膝蓋伸直與彎曲會容易使得 IT band 與膝蓋的 相對位置改變,若是膝蓋過度使用,或用力不當常會造成受傷。 76

在瑜伽練習上,要注意正位,並強化相關肌群,以免走位。此外可透過內收動作、拍打和按壓來使 髂脛束富有彈性。髂脛束的健康對膝關節,所有骨盆腔以下關節,乃至全身的骨架穩定都很重要。

五、踝關節 (一)踝關節概論 踝關節是由小腿的脛骨、腓骨與足部的距骨所組成。 踝關節可以讓足部在矢狀面作背屈和蹠屈的動作。一般踝關節在矢狀面的活動範圍為 70°。足部的冠狀 面 / 額狀面動作並不會出現在腳踝,但會出現在腳踝正下方、稱為距下關節的位置。這個關節由距骨 與跟骨組成,有三個關節連接面,讓腳作內翻與外翻的動作。這些額狀面的動作活動範圍約為 60°。 (二)踝關節的功能 腳踝下接足部,人體的重量幾乎全部落在踝關節上,尤其當肢體在動作時,踝關節也要承受來自各方 的力量,所以儘管踝關節的面積較小,但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避免受傷,平常要適度的活動踝 關節,並強化相關的肌群、肌腱和韌帶,在運動時要避免單向瞬間受力或用力過大。 (三)影響踝關節的肌群 腓腸肌 (Gastrocnemius)、比目魚肌 (Soleus)、蹠肌 (Plantaris)、脛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又名前脛肌)、 伸趾長肌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簡要說明 腓腸肌請看影響膝關節的主要肌群 肌 肉 名









比目魚肌





脛骨內側 1/3 處和脛骨頭與腓骨的 跟骨隆起 (位於小腿後側,腓 上端前方表面

1. 近點固定時:能使小腿和足

腸肌的深層)

2. 遠點固定時:使股骨遠側端

部蹠屈 和小腿骨拉向後方,使膝關 節伸直,以維持人體的直立

蹠肌

外側股骨踝

跟骨隆起

(位於膝後與小腿

2. 與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合作

後側) 脛骨前肌 脛骨上外側 2/3 (位於小腿前側,又 名前脛肌)

伸趾長肌 (位於小腿前側)

1. 足部蹠屈 (小腿三頭肌)

脛骨上外側 1/3 和腓骨頭與腓骨的上端前方表面 77

內側楔狀骨 1. 近點固定時:可使足伸(背 屈)、內收和外展,如勾腳 與第一蹠骨 動作 的基部 2. 遠點固定時:拉小腿向前, 以維持足弓 第二至第五 第二至第五趾頭的伸直與足部 趾頭 背屈

六、足部 (一)足部概論、造型與功能 足部位於人體結構的最底部,除了直接承受身體的重量外,還要配合身體的全部活動,所以要兼具靈 活性、穩定性、避震性和支撐力。在人體結構上,手掌的靈活性大於腳掌,但手掌的支撐力小於腳掌, 且穩定性和避震性更不如腳掌。足部為了達成此任務,須要許多粗細配合的骨頭,也須要有特殊的骨 架造型和非常多的韌帶來配合。

足部骨骼 足部骨骼可以分成三類: 1. 跗骨 7 塊(跟骨、距骨、舟狀骨、骰骨和三塊楔狀骨) 2. 蹠骨 5 塊 3. 趾骨 14 塊 造型 為了支撐重量、維持穩定和多種角度的活動,足部的結構造型有兩個足弓:

78

1.

縱向足弓 2. 橫向足弓

足弓的費司氏線 1. 內髁 2. 舟狀骨隆起 3. 第一蹠骨頭

(A) 橫向足弓 (B) 縱向足弓

正常的足弓弧度對姿勢非常重要,因為正常的足弓可以讓足部有力量,並提供穩定度、柔軟度以及 彈性。足弓過低或過高都是不正常的現象,會對身體的整體姿勢產生影響。足弓正常與否,要觀察費 司氏線(Feiss Line)的解剖學位置。 影響足部的肌肉 脛骨後肌 (Tibialis posterior)、屈拇短肌 (Flexor hallucis brevis,又名屈足拇短肌)、屈拇長肌(Flexor hallucis longus) 、腓骨長肌 (Peroneus longus)、腓骨短肌 (Peroneus brevis)、第三腓骨肌 (Peroneus tertius)、屈趾長 肌(Flexor digitorum longus) 、伸趾長肌(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伸拇長肌(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簡要說明 肌 肉 名 脛骨後肌 (位於小腿後 側,屬較深肌) 屈拇短肌 (位於小腿後 側根部) 屈拇長肌













脛骨:後外側表面 舟 狀 骨 隆 起 1. 足部蹠屈與內翻 腓骨:近端內側表面 和 三 塊 楔 狀 2. 維持足弓 與骨間膜 骨的足底面 內側楔狀骨與脛後肌 通 過 第 一 趾 1. 大腳趾蹠屈 的肌腱 骨 的 外 側 與 2. 協助足弓的穩固 內側兩條肌 腱 脛骨後側 第 一 趾 骨 底 大腳趾蹠屈 79

遠端

(位於小腿後

側) 腓骨長肌 腓骨頭與腓骨的外側 第 一 蹠 骨 的 1. 協助蹠屈與外翻 (位於小腿後 近端區域 足 底 面 與 內 2. 維持足弓 側楔狀骨 外側,屬較深 肌) 腓骨短肌 腓骨遠端外側表面 (位於小腿外 側,屬較深肌)

第 五 蹠 骨 的 足部蹠屈與外翻 基部

第三腓骨肌 腓骨的遠端前內外側 第 五 蹠 骨 的 足部背屈與輕微外翻 (位於小腿外 表面 基部的背側 側近底端,連 至足背外側) 屈趾長肌 (位於小腿後 側)

脛骨後側

第 二 至 四 趾 使第二至四趾骨蹠屈 骨底遠端

伸趾長肌 脛骨前側 (位於脛骨前 側)

第 二 至 四 趾 使第二至四趾骨伸展 骨背遠端

伸拇長肌 脛骨前內側 (位於脛骨前 內側)

第 一 趾 骨 背 使第一趾骨伸展 遠端

使 小 腿 屈 曲 和 足 蹠屈的主要肌群有:腓骨長肌、腓骨短肌、比目魚肌、脛骨後肌、屈拇長肌、屈拇 短肌、屈趾長肌等。起點大都始於股骨內側踝與外側踝及脛骨的後面。 使足伸展(向上)的主要肌群有:脛骨前肌、伸趾長肌、伸拇長肌等。大多起於脛骨的上部 及外側面。

80

基礎瑜伽解剖學(十二)

主講人:邱顯峰老師

神經系統 一、神經系統 : (一) 神經系統為身體的控制中樞及聯絡網。神經系統有三項主要功能 : 1 感覺體內及外在環境的變 化。2 解釋這些變化。3 對這些解釋以肌肉收縮或腺體分泌的形式產生反應。經由感覺整合及 反應,神經系統是維持身體恆定的最快方法,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共同來維持身體的恆定, 其作用速率較內分泌系統快,但作用範圍卻不及內分泌系統來得廣。 神經系統有兩個主要部份 : 中樞神經系統及周圍神經系統。這兩個系統又有更小的區 分,如下圖。

中樞神經系統為整個系統的控制中樞,由腦與脊髓所組成。所有身體的感覺如果要被解釋 和被執行,必須由接受體將這些感覺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所有刺激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的神 經衝動亦需通過中樞神經系統。

將腦與脊髓連結至接受體、肌肉或腺體的各種神經突起組成周圍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 統又分輸入 (感覺) 系統和輸出 (運動) 系統。輸出系統再被細分成體神經系統和自律神經系 統。體神經系統由將訊息從中樞神經系統傳達至骨骼肌組織的輸出神經元所組成,只有骨骼肌 產生動作且是在意識控制下,因此它是隨意的。相反的自律神經系統包括將訊息由中樞神經系 81

統傳至平滑肌、心肌及腺體的輸出神經元,它經常是不隨意的。內臟接受由自律神經的交感及 副交感來的神經纖維。一般,交感和副交感對器官運動的控制上作用相反。

正中神經 肌皮神經 枕骨

橈神經 腋神經

環椎(第一頸椎)

頸神經叢

頸神經 (8對)

頸膨大部 臂神經叢

第一胸椎 尺神經

肋間 (胸)神經 胸神經 (12對) 腰膨大部 第一腰椎

脊髓圓錐

馬尾 腰神經 (5對) 腰神經叢 股神經

骶骨 骶神經叢

骶神經 (5對)

終絲

圖 1.

尾骨神經 (1對)

脊髓與脊神經

(二) 神經組織可分為白質和灰質兩種,白質為髓鞘軸突的聚集,灰質含有神經細胞體及樹突或成 束的無髓鞘軸突及神經細胞。 (見圖 2)

82

後根神經節

脊神經後根

脊神經

灰質後角

白質側索 脊神經的前根

灰質側角 白質後索 灰質聯合 後正中溝

灰質前角

感覺神經原的軸突

白質前索

感覺神經原的細胞體 感覺神經原的樹突

白質前聯合 中央管 前正中溝 運動神經原的細胞體 運動神經原的軸突 圖 2. 脊髓的白質與灰質

「神經」是位於中樞神經系統外面的神經纖維束,大部分是白質。神經節為中樞神經系統 外的神經細胞聚集而成,為灰質團塊。 「徑」是位於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纖維束,可以在脊髓內往上或往下行走。把神經衝動往脊 髓上方傳導的稱為上升徑,與感覺衝動的傳導有關。將神經衝動往脊髓下方傳導的稱為下降 徑,為運動徑。 (三) 脊髓是一圓柱形構造,連接於延腦,由枕骨大孔延伸至第二腰椎的位置。外觀有二個明顯膨 大部,頸膨大部由第 1 頸椎延伸至第 4 胸椎,分佈至上肢的神經由此開始,腰膨大部由第 9 胸椎延伸至第 12 胸椎,分佈至下肢的神經由此開始,腰膨大部以下,脊髓變細而成一圓椎 終止於第 1 與第 2 腰椎間的間盤位置。終絲為脊髓的非神經纖維組織,由脊髓圓錐起,往下 延伸至尾椎並附著於尾椎上。終絲大部分由軟腦膜組成。 (四) 脊髓是位於脊柱的椎管內,受到脊椎骨,脊椎韌帶,腦脊髓液及三層膜的保護,最外層的膜 是硬腦膜,中間層是蜘蛛膜,最內層為軟腦膜。在蜘蛛膜與軟腦膜之間為蜘蛛膜下腔,為腦 脊髓液的循環處。而脊髓被軟腦膜的膜狀延伸物—齒狀韌帶,懸浮在硬腦膜鞘的中間位置。 此韌帶保護著脊髓,防止其受到衝擊與突然的位移。 脊髓同時由灰質及白質所組成。灰質在白質內形成—H 的形狀。在灰質的中央有一小小 83

的空隙,稱為中央管或中心管。此中央管貫穿整條脊髓,並與第四腦室相連,其內含有腦脊 髓液。 脊髓的第一個主要功能為 : 由末梢將感覺傳導至腦部及由腦部將運動衝動傳導至末梢。 第二個主要功能為 : 當作反射中樞,將感覺性神經衝動轉變為運動性神經衝動。 (五) 脊神經共有 31 對。包括 8 對頸神經,12 對胸神經,5 對腰神經,5 對薦神經和 1 對尾神經。 脊神經是依照其所出現的位置給予命名及編號。第一對頸神經位於環椎與枕骨之間,其餘是 由相鄰脊椎之間的椎間孔離開脊柱。脊髓終止於第 1 或第 2 腰椎,因此下面的腰神經,薦神 經及尾神經在脊椎出現以前必須往下降至他們的孔,此種排列構成了馬尾。 一脊神經在脊髓上有兩個附著點,一後根及一前根。後根與前根在椎間孔處合併成一脊 神經。因為後根含有感覺纖維,而前根含有運動纖維,所以脊神經為混合神經。

脊椎棘突

皮膚線 肌肉 項韌帶

背枝

脊髓 後根

腹枝 後根神經節 前根

齒狀韌帶

交通枝 交感神經節 硬腦膜 椎體

圖 3.

典型脊神經的分歧

一脊神經離開椎間孔後形成幾個分枝。一為背枝,分佈到背部背面深層的肌肉及皮膚。其 二為腹枝,分佈到背部表層的肌肉及四肢的所有構造和外側與腹側的軀幹。其三為交通枝, 連結交感神經。此外還有脊髓膜分枝,此分枝經由椎間孔進到脊管,而後分佈到脊椎、脊椎 韌帶、脊髓的血管和腦脊髓膜。 (見圖 3) 84

(六) 神經叢 : 除了胸神經 (T2-T11) 以外,脊神經的腹枝並不直接分佈到身體,而是在兩側與鄰近的神 經合併成網狀構造,稱為神經叢。主要的神經叢,包括頸神經叢 (C1-C4)、臂神經叢 (C5-T1)、 腰神經叢 (L1-L4)、薦神經叢 (L5-S3) 及尾神經叢 (S5 和 CO1),胸神經的 T2-T11,直接分 佈到肋間隙。 (七) 皮節 (身體表面感覺神經的分佈) :

圖 4.

脊神經至皮節的分佈

除了 C1 外,所有的脊神經皆分佈到皮膚。由脊神經的後根 (感覺神經) 所分佈的皮膚節 段稱為皮節。對皮節的認識,可以判斷那一節的脊髓或那一脊神經的功能不正常。舉例說明 : 當皮節分佈圖上的 C6 部位有異常現象時 (例如無力),則可推斷第六頸神經 (C6) 可能有問 題。相反的,當知道第六頸神經 (C6) 有問題時,則皮節分佈圖上 C6 部位的功能就會受影響。 (見圖 4) 85

為了方便辨識神經的相關作用部位及其症狀,特列表於下,以供參考。 脊椎神經相關症狀表

脊椎神經

相關部位

脊椎神經相關症狀

頭部血液循環、腦下垂體、頭 頭痛、頭皮痛、失眠、頭暈、神智不清、高 C1

皮、臉、眼、目、鼻、喉、交感 血壓、偏頭痛、發燒、眼疾、記憶減退、其 神經系統

C2

C3

他 鼻竇炎、過敏、眼疾、耳聾、扁桃腺炎、腮

耳、鼻、喉、舌、聲帶口

腺炎、失聲

咽、頰、肩、交感神經、橫膈膜 咽喉炎、肩酸、肩痛、肩僵、交感神經亢進、 神經

呼吸困難

C4

頭部肌肉、臂

頭部肌肉痛、肩痛、臂無力、臉部血管壓迫

C5

食道、氣管、肘、聲帶

氣管炎、肘痛、咽喉炎痛

C6

甲狀腺、副甲狀腺、腕、頸部肌 甲狀腺炎、副甲狀腺炎、手腕痛、斜頸、扁 肉、扁桃腺

桃腺炎

C7

大拇指、甲狀腺

富貴手、甲狀腺炎

C8

氣管、食道

氣管炎

T1

心臟、食道、氣管、手指、手腕 心臟病、支氣管性氣喘、咳嗽、呼吸不正常

T2

心臟、食道、氣管

心臟病、心肌痛、食道炎、心瓣膜炎

T3

肺、支氣管、食道

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食道炎、肋膜炎

T4

肺、支氣管、食道、胸腔、膽囊 肺炎、肋膜炎、胸痛、乳房炎、各種膽囊病

T5

肝、脾、胃

肝炎、膽炎、脾腫、胃炎

T6

胰、胃、膽

胃炎、胰臟炎、膽炎、胃潰瘍、消化不良

T7

胃、十二指腸、胰島腺

胃炎、十二指腸炎、糖尿病

T8

脾、橫隔膜

呃逆、身體抵抗力降弱、呼吸困難

T9

腎上腺

腎上炎、過敏症、麻疹

T10

腎臟

腎臟炎、腎盂炎、血管硬化

T11

腎、輸尿管

皮膚病、痔瘡、小粒疹、濕疹

T12

膀胱、腎臟、大腸

膀胱炎、腎臟炎、大腸炎、頻尿 86

輸尿管、股四頭肌、大腿前側、

L1

大腸

卵巢炎、卵巢瘤、子宮外孕、輸卵管阻塞、

卵巢、輸卵管、盲腸

L2

盲腸炎

膀胱、子宮、大腿外側、生殖

L3

膀胱炎、子宮肌瘤、膝痛、月經不調

器官

L4

前列腺、腰部肌肉、坐骨神經

L5

足、直腸、膀胱、子宮

腰疼、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排尿不順 坐骨神經痛、痔瘡、膀胱炎、小腿痛、踝痛、 腳冰

直腸、肛門、腎、大腿後側、攝

S

護腺、生殖器 直腸、尾椎

C

輸尿管炎、大腿痛、尿床、便秘、腹瀉

攝護腺炎、腎部痛、髖關節痛、性病 肛門炎、尾椎痛、直腸炎

(八) 自律神經 (自主神經) : 神經系統中調節平滑肌,心肌及腺體活動的部份稱為自律神經系統。在功能上它經常在不 隨意的控制下操作。此系統開始被稱為自律的,但現已知自律系統在構造上和功能上並非與 中樞神經系統無關,它受到腦內的中樞所調節,特別是受大腦皮質、下視丘及延髓的調節。 自律神經系統包含兩大部分,交感和副交感。除少數例外,所有接受自律神經的器官, 均受此兩部分的支配,因為兩者的作用是相互拮抗。例如,一器官的交感刺激過盛或過速, 則副交感會發出相對的刺激,使其作用減緩。通常,自律神經系統所屬的器官,均含有等量 的交感與副交感作用,但由於情緒的影響,某些器官會接受其中之ㄧ較多的衝動。 (見圖 5 和圖 6) 自律神經系統實是一支配體內臟器的運動系統,有別於支配骨骼肌的隨意運動系統。自 律神經系統的標的器官是 1. 具分泌功能的腺體,如肝、唾液腺、汗腺。2. 含有平滑肌的器 官,如胃、腸、子宮、膀胱、血管和眼睛的虹彩等。3. 心肌。 自律神經的內臟輸出是由二個神經元組成,一個是節前神經元,一個是節後神經元。節 前神經元將衝動由中樞神經系統傳至自律神經節,而節後神經元將衝動由自律神經節傳至內 臟動作器。 交感神經的節前細胞體位於脊髓的胸椎 T1 至 T12 和腰椎 L1 至 L4 的灰質側角,因此又 叫胸腰神經。每一脊髓神經都有兩交通枝與交感神經相連結。交感神經節彼此又相連結,形 成外觀類似兩條項鍊分別在脊椎的兩側。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細胞體位於腦幹的第三、七、九、 十腦神經的神經核與脊髓的薦椎 S2-S4 的灰質側角,因此又叫腦薦神經。 87

下視丘 眼 頭部血管

下降的自律途徑

與眼、鼻腔及口腔有關的 腺體

頸上神經節 灰枝

呼吸系統 循環系統

汗腺

太陽神經節

毛囊 白枝

消化系統

至末梢血管



腹根

通往下肢的血管 運動纖維 —— ------

節前神經元 節後神經元

腎上腺

泌尿系統

腸系膜下 神經節 腸系膜上神經節

交感神經幹

88

生殖系統

圖 5.

下降的自律途徑

交感神經系統

下視丘 睫狀神經節

副動眼神經核 上涎核 下涎核

眼及淚腺 蝶腭神經節 耳下神經節

迷走神經背核

頭部的血管及腺體

頜下神經節 呼吸系統

循環系統

消化系統

泌尿系統

腎臟

生殖系統 —— ------

節前神經元 節後神經元

圖 6. 副交感神經系統 器官對自律神經的反應相當多,以下略舉數項 :

器官

交感反應

副交感反應

汗腺

分泌

( 不分泌 )

唾液腺

分泌減少

刺激分泌

89

瞳孔

擴散

收縮

心率

增快

減慢



1. 括約肌收縮

1. 括約肌舒張

2. 平滑肌動作抑制

2. 平滑肌動作促進

肺小氣管

擴張

膀胱

收縮

1. 括約肌收縮

1. 括約肌舒張

2. 平滑肌舒張

2. 平滑肌收縮

由上表得知,一般而言,交感神經會加速反應,副交感神經會降低反應。例如交感神經會使 心跳速率加快,副交感神經會使心跳速率降低。但是胃和膀胱則與一般的反應相反 (如心臟 等),交感神經反而會抑制和舒張平滑肌的動作,而副交感神經卻使平滑肌加速和收縮作用。 (九) 由研究顯示,超覺冥想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M) 可改變生理反應,受試者的代謝速率 及血壓皆降低,而氧的消耗及二氧化碳的排除同時削減。同時,其心跳速率下降,腦部α波 增強,血中的乳酸量劇減,且皮膚的電阻增加。後面四種反應是精神高度鬆弛狀態的特性。 這些反應為整合反應。低的代謝狀況是交感神經去活化所造成。由於整合反應的存在,使人 聯想到中樞神經系統對自律神經系統存在著某種控制。

二、神經細胞(神經元)

細胞本體 (Cell body) 高基氏器 (Golgi apparatus) 突觸小結 (Synaptic knob) 軸突末端 (Axon terminal)

核膜 (Nuclear membrane) 核仁 (Nucleolus) 軸突 (Axon) 粒線體 (Mitochondria)

髓鞘 (Myelin sheath)

樹突(Dendrite)

90

神經元 (Neuron) 每一個神經元都有一個細胞本體,將信息衝動帶入細胞本體的是樹突,將信息衝動帶 離細胞本體是軸突。 三、突觸 (Synapse)

神經衝動抵達 (Nerve impulse arrives) 小泡在神經衝動抵達時釋出神經傳導物質 (Vesitles release neurotransmitter molecules as nerve impulse arrives)

送出信號的神經細胞 (Sending nerve cell)

神經傳導物質通過突觸裂 Neurotransmitters pass across synaptic cleft)

內含神經傳導物質分子 的突觸小泡 (Synaptic vesicles contain neurotransmitter molecules) 鈉離子 (Sodium ions)

神經傳導物質與受體 結合,且引起神經衝動 (Neurotransmitters bind to receptors and initiate nerve impulses)

突觸後膜 (Postsynaptic membrane)

受體的位置 (Receptor site)

管道開啟 (Open channel) 神經信號以電衝動的方式傳遞 (Nerve signal transmitted as electrical impulse)

接送信號的神經細胞(Receiving nerve cell)

突觸 (Synapse) 兩個神經細胞的交界稱為突觸。神經訊號經由名為神經傳導物質的化學分子之釋放,而由一個細 胞到達另一個細胞。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通過突觸裂,且鎖入特定的受體位置,因而可容許產生電荷而 引起神經訊號的轉運。

91

基礎瑜伽解剖學(十三)

主講人:邱顯峰老師

內分泌與淋巴系統 一、內分泌系統 下視丘 腦下垂體 松果腺 副甲狀腺 甲狀腺 峽

(在甲狀腺後)

氣管 肺臟

胸腺

心臟 腎上腺 腎臟

胃 胰臟

小腸

子宮 卵巢

陰囊 睪丸

圖 內分泌腺及其相關構造 (一) 體內恆定現象的維持是靠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共同作用。神經系統是藉由電的衝動來執 行其功能,而內分泌系統則以其釋放的荷爾蒙來影響。神經系統的作用是引起肌肉的收縮或 腺體的分泌,而內分泌的影響是使組織代謝活動變化。神經衝動的產生比荷爾蒙的分泌來得 快,但效果較短暫。這兩大系統間可以相互影響,例如神經系統的某些部份可以刺激或抑制 荷爾蒙的分泌,而反過來,荷爾蒙也能刺激或抑制神經衝動的流動。 92

(二) 腺體可區分為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兩種。外分泌腺指腺體本身有特殊的管狀結構,腺體的分 泌物經由導管直接排出去作用,如唾液腺。內分泌腺為無管腺,其分泌物直接被分泌至分泌 細胞周圍的細胞外空間,而後進入微血管內隨血液循環被送至其標的組織發生作用。內分泌 腺所分泌的物質稱為荷爾蒙 (HORMONE) 或激素。任何荷爾蒙要產生其效果,必須與“標的 細胞”或“標的器官”的接受體結合,而改變它們的活動。身體的內分泌腺包括松果體、腦 下垂體、下視丘、甲狀腺、副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臟、卵巢、睪丸、腎、胃、小腸及 胎盤。這些腺體中,有些是同時為外分泌腺及內分泌腺,例如胰臟。 (見上圖) (三) 內分泌腺的荷爾蒙並非製造完成即分泌出來,而是貯存著,其分泌多寡受下述三種機轉控制 : 1.

神經控制 : 指荷爾蒙的分泌受腦內某部位的神經刺激影響。如情緒緊張時,腎上腺的分 泌增高。

2.

液遞控制 : 指荷爾蒙的分泌受血液內某種物質含量增減的影響。如血糖增高,胰島素的 分泌就會增加。

3.

交互抑制性控制或回饋控制 : 指兩個腺體的分泌互為影響。例如甲狀腺素分泌低時,腦 下垂體會分泌促甲狀腺素以刺激甲狀腺素分泌,而當甲狀腺素分泌增高到某種程度又回 饋抑制促甲狀腺素的分泌。

(四) 各腺體略述於下 : 松果體 : 位於第三腦室頂。在青春期以後松果體開始鈣化,此種鈣的沉積稱為腦砂。目前 對松果體的功能尚不確定。Melatonin 為松果體所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它可藉由抑 制促性腺素而對生殖活動產生抑制作用。松果體分泌 Melatonin 具有週期性,每天 晚上在血中含量升高,到了白天即回降,呈現日週期節律,與光週期有關。其它 在松果體被發現的物質包括 : NE、GnRF、GABA、組織胺 (Histamine) 及血清胺 (Serotonin)。(目前已知的分泌激素約有二十多種) 腦下垂體 : 位於蝶鞍內,附著在下視丘。分前葉與後葉。前葉分泌如下 :

荷爾蒙

主要作用

生長激素 (GH)

細胞生長、蛋白質同化作用

促甲狀腺機素 ( TSH)

控制甲狀腺的分泌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ACTH)

控制腎上腺皮質的分泌

濾泡成熟促激素 (FSH)

在女性,引發卵子的發育及誘導卵巢 分泌女性素。在男性,刺激睪丸製造精子

93

在女性,與女性素一起作用刺激排卵及黃體 黃體生成促激素 (LH)

的形成,子宮進行著床的準備,及乳腺準備 分泌乳汁。在男性,刺激睪丸的間質細胞發 育並製造睪丸素酮

催乳激素 (Prolactin)

維持乳腺的乳汁分泌

促黑色素細胞激素 (MSH)

刺激黑色素細胞內黑色素顆粒的分散

後葉分泌如下 :

催產激素 (OT)

抗利尿激素 (ADH)

在生產時刺激懷孕子宮平滑肌的收縮 並刺激乳腺細胞收縮,以使乳汁排出 降低尿量,在嚴重出血時,可使動脈收縮而 增加血壓

由上可知腦下垂體所分泌的荷爾蒙可調節多種身體活動,並影響其它內分泌腺的分泌,有 “腺體首領”之稱。 下視丘 : 為間腦的一小部份,形成第三腦室的底板及部分的側壁。主要功能如下 : 1. 控制並整合自律神經系統對平滑肌的刺激,心肌收縮速率的調節及腺體分泌 的控制。 2. 參與接收由內臟來的感覺衝動。 3. 為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之間的主要調節者。當下視丘測得身體的某些變化 時,它釋放調節因子的化學物質來刺激或抑制腦下垂體前葉釋放調節身體各 種生理活動的荷爾蒙。下視丘亦製造抗利尿激素及催產激素兩種荷爾蒙,而 被送至腦下垂體後葉貯存,當身體需要時,這些荷爾蒙由貯存處被釋放。 4. 它是精神控制肉體現象的中樞。 5. 它與憤怒及攻擊的情感有關。 6. 它控制正常的體溫。 7. 調節食物的攝取。 8. 它含有口渴中樞。 9. 它是維持清醒狀態及睡眠類型的中樞之ㄧ。 10. 它存在一自我維持振動器的性質,而當作一引導者以推動很多的生物節律。 甲狀腺 : 位於喉部的正下方,主要分泌如下 : 1. 甲狀腺素 (T4) 和三碘甲狀腺素 (T3) : 主要功用為調節新陳代謝、生長與發 育及神經系統的活動。 94

2. 降鈣素 (CT) : 主要功用為利用加速骨頭對鈣的吸收而降低血鈣量。 副甲狀腺 : 位於甲狀腺側葉後面,每側上下各一個,共計四個。分泌副甲狀腺素,其主要 功用為 1 調節血中鈣質與磷質的濃度。2 增進腎小管對鈣的再吸收,而加速磷 的排出。3 在維他命 D 存在時,可刺激腸管對鈣離子的再吸收。 胸腺 : 成扁平狀兩葉位於胸骨後面胸腔內,在小孩時較大,青春期後逐漸萎縮。傳統上視 為內分泌腺,近代則歸入淋巴系統研究。 腎上腺 : 有一對分別位於左右腎上方呈三角形。 分皮質部和髓質部,各分泌不同的激素。 皮質部分泌 1 礦物皮質固醇,可增加鈉及水的再吸收並降低鉀的再吸收。2 醣皮 質固醇,可促進正常的新陳代謝,幫助抗危急並當作抗發炎劑。3 少量性激素。 髓質部分泌 1 腎上腺素,功能和交感神經系統類似,有應付緊急的功能。2 正腎 上腺素,功能和腎上腺素類似。 胰臟 (胰島細胞) : 有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內分泌腺分泌兩種激素 : 1 胰島素,可降低血糖。 2 升血糖素,可升高血糖。 睪丸 : 分泌睪丸酮,與第二性徵的發育及正常發育和功能維持有關,附屬腺體有三 : 1 精 囊,其上皮可分泌富含果糖的鹼性液體,以提供精子代謝所需的營養。2 前列腺, 分泌前列腺素有助於精子的運動,並可刺激子宮收縮,減短精子授精前的路程。3 尿 道球腺體,分泌黏液以為潤滑作用,並中和尿液和陰道的酸性。 (前列腺位於膀胱 口往前陰的尿路兩側,通常是透過肛門用手指向內觸診) (附註 : 精子的成熟是受腦下垂體濾泡成熟促激素 (FSH) 影響,腦下垂體切除後, 睪丸即萎縮,也無法分化成精子。睪丸亦分泌抑制素 (一種荷爾蒙) 可抑制腦下垂 體 FSH 的分泌,而調節精子產生的速率。) 卵巢 : 分泌女性素 (動情素) 和黃體素。前者與第二性徵的發育有關。 後者與月經週期及 受精卵子著床和妊娠維持有關。 除了內分泌腺外,身體的某些組織亦可分泌荷爾蒙。胃腸道可合成一些荷爾蒙來調 節胃及小腸的消化,如胃泌素、腸促胰激素、膽囊收縮素、促腸液激素等。人類的 胎盤為一暫時性內分泌腺,可製造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女性素、黃體素、鬆弛素, 這些都與懷孕有關。腎臟可製造紅血球生成激素;而皮膚也可藉陽光,自行合成維 生素 D 的先驅物,維生素 D 可視為一種荷爾蒙,可增加腸道對鈣離子的吸收。 附註 : 從人的整體來看,松果體和腦下垂體是主腺體,其餘為次腺體。從各個脈輪來看,亦有其主 腺體和次腺體。如胃泌素即是第三脈輪的次腺體。 95

二、淋巴系統 西醫的淋巴系統概念 1.

淋巴系統是血管靜脈系統中回流的輔助系統,可將細胞間的組織液(又稱為間質液)送回靜脈。 組織液是由血液經微血管壁滲透到組織細胞間所形成,組織液中的營養物質、代謝廢物都可經 由淋巴系統吸收及運輸。流經淋巴管的組織液稱為淋巴液(Lymph)(淋巴液幾乎沒有顏色。其 主要成分是水,其餘的有蛋白質分子、鹽類、葡萄糖、尿素、淋巴球(特化的白血球) 、脂質等)。

2.

淋巴系統包括:淋巴、淋巴管、淋巴結及三個淋巴器官──扁桃腺、胸腺及脾臟所組成。 主要功能為①把水及蛋白質由組織間隙運送回血液內。②將消化後的脂肪由小腸腔運送至血液 內。③製造淋巴球亦產生抗體,擔任體內防禦系統的一部份。

3.

淋巴循環:淋巴管起源於組織細胞間之盲端毛細淋巴管,幾條毛細淋巴管結合形成淋巴管,而 數條淋巴管再結合形成胸管或右淋巴管。其循環途徑為身體右側上半部(頭部右側、胸部右側以 及右手)的淋巴由右淋巴總管收集至右鎖骨下靜脈;其他部分(頭部左側、胸部左側、左手、腹部 以及下肢)的淋巴液,由胸管收集至左鎖骨下靜脈,最後一併注入上腔靜脈,最後進入右心房。 (註:消化系統的淋巴管稱為乳糜管,可傳送淋巴液內的脂質及養分。)

4.

淋巴管內壓力差較低,為防止淋巴液倒流,管內有許多的瓣膜,瓣膜是由鄰近肌肉收縮所控制。 淋巴的流動主要是靠①骨骼肌的收縮(運動與按摩) 。②呼吸運動(正常一天 24 小時淋巴液流量 是 2~4 升,運動時淋巴液的流量可增加 3~4 倍) 。(註:部分是靠地心引力)

5.

淋巴結為卵形構造,沿著淋巴管存在,主要分佈在口腔底部、頭頸部、腋窩、胸腔、鼠蹊部。 主要功能為①過濾並吞噬有害物質。②製造淋巴球和單核球,產生抗體。在另一方面,在癌症病 人和急性嚴重感染時,淋巴管反成為迅速擴散癌細胞和細菌的途徑。

6.

脾臟為體內最大的淋巴組織,主要功能為①吞噬細菌及破損細胞。②製造淋巴球及漿細胞。③當 作血液儲藏所。

7.

胸腺:能分泌某些荷爾蒙。在組織學上,它是由不同大小的淋巴細胞所組成。人體的淋巴組織 主要是由 B 細胞與 T 細胞所組成。胸腺為免疫系統中 T 細胞的成熟所必須,而且它的荷爾蒙可 造成 B 細胞分化成製造抗體的漿細胞。

96

8. 腮淋巴結(Parotid nodes) 耳後淋巴結 (Retroauricular nodes) 頰淋巴結 (Buccal nodes) 頸淋巴結 (Cervical nodes)

頂液淋巴結 (Apical axillary nodes)

腋淋巴結

胸管 (Thoracic duct)

外側群(Lateral group)

(Axillary nodes)

前群

(Anterior group)

胸骨旁淋巴結 (Parasternal nodes) 乳糜池 (Cisterna chyli) 總髂淋巴結

肘淋巴結 (Cubital nodes) 肋間淋巴結 (Intercostal nodes)

(External iliac nodes) (Internal iliac nodes)

(Common iliac nodes) 外髂 淋巴結 內髂 淋巴結

淺腹股溝淋巴結 (Superficial inguinal nodes)

掌和背淋巴叢 (Palmar and dorsal plexus) 膕淋巴結 (Popliteal nodes)

蹠和背淋巴叢 (Plantar and Dorsal plexus)

淋巴/免疫系統 (THE LYMPHATIC/IMMUNE SYSTEM)

97

淋巴系統是我們的防禦系統。此管道系統將廢棄物和外來入侵者移除,並且運送和過濾間質液 (在淋巴 管內時稱為淋巴);間質液為維持組織及細胞所必須。淋巴內充滿了白血球,這是身體對抗如細菌和病毒 等外來入侵者的重要成分。 傳入淋巴管 (Afferent lymphatic vessels) 皮質濾泡 (Follicle of cortex)

小樑 (Trabecula)

被囊 (Capsule)

微血管 (Capillary) 靜脈 (Vein)

動脈 (Artery) 傳出淋巴管 (Efferent lymphatic vessel)

淋巴結 (Lymph nodes) 淋巴結被一纖維性被囊所包被,其延著淋巴管沿線成群分佈,可過濾並清潔由傳入淋巴管來之淋巴,過 濾完後,再經由傳出淋巴管帶至靜脈系統。 瑜伽、阿育吠陀、中醫的淋巴概念 1. 瑜伽和阿育吠陀認為淋巴是人體的精華液(shukra) ,在中醫的觀念裡則認為淋巴屬水,且咸認淋巴 屬精細的生命能,。 2. 不管是瑜伽、中醫或阿育吠陀都認為淋巴可補腦,可使人體輕盈,可滋養全身,使人容光煥發。 3. 在阿育吠陀裡還認為淋巴是荷爾蒙的一種,或至少認為它是荷爾蒙的先驅物質。

98

Related Documents

Yoga Anatomy 2.pdf
January 2021 1
Yoga
January 2021 2
Yoga
January 2021 2
Yoga
January 2021 2
Constructive Anatomy
January 2021 1

More Documents from "Sonja Nasevska"

Yoga Anatomy 2.pdf
January 2021 1
January 2021 1
January 2021 1
Jewel Kade Catalog
March 2021 0
Qi Men Dun Jia The Doors
January 2021 2